读红岩有感推荐度: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推荐度: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作文推荐度:读《廉政镜鉴》有感推荐度:读《动物庄园》有感推荐度:相关推荐
——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
郑荣芳
与此前学过的以探讨教育问题为主的《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不同,《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一书,专门研究作文教学问题。
在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发现各种教材和写作教学序列都乐意把"观察、认识、思考生活"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篇章。我称其为"作文教学第一课".然而这样好的预想,却很少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践。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有感而发",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据观察,我校十多位老师的初一作文起始教学,真正去上,并花心思上好这"作文教学第一课"的,极少。究其原因,我也不难发现:
一、以考代教现象,屡禁不止。
初一阶段就拿中考作文题去训练学生,路径是"出题"(一般是中考或中考模考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评语有详略和高下之分)、反馈讲评、二次写作(时有时无)。这样的教学过程早被证明是低效的,也是被教育主管部门所明令禁止的。毕竟,它不是从写作素养的提高着手,而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学。其核心只是"题":出题、审题、扣题、评价是否合题。而一旦放弃了作文指导过程,就意味着写作的"固本",让位给了"博功".
可是,不知怎的,就是屡禁不止。在书中,王老师他也不止一次地高呼:"这些功利性的作法,正在毁掉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
二、对"写作即生活",视而不见。
"听说读写,想最重要!"这也是王老师在书中一再提及的。可是,作文教学中,多数老师缺的,还是如何让学生去"想",即如何引导他们真正去关注生活、体会生活、思考生活。
再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教程为例。专题内容是"有感而发",教材中给老师和学生的提示文字虽不短,但全是"要有感"这个说教。性质上,只是介绍了一个写作知识:你的感想要源于你自己的生活。可是,我左看右看,也看不见编者告诉学生如何(怎样)去关注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甚至发现生活。我们老师中的多数,也不愿自己从材料中去发掘出一点什么,只会照本宣科。如上所言,有人甚至连"本"也不宣。
我想从书中找到王老师的解惑之法,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赶着阅读的进度。还真被我找到了!不信,请看这一句:"从本质上讲,作文就是做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也是一个‘立’人的过程。"
1.帮学生树立善想、敢写的意识。
"想"是什么?我以为当然是思考,是思想。一个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学生,即使掌握再多、再好的写作技能,写作时,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时,每当看见此类学生"不是无话可说,就是套话连篇;不是平庸浅薄,就是言之无物"的所谓"大作",我都哭笑不得。当然,也非常郁闷。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引导他们评论时事,辨析信息,去伪存真,以公民的姿态看问题——就其成长而言,我以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等一线教师都努力教学生去拥有看世界的眼睛,想世界的头脑,写世界的手,培养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我想他们的心智成长速度,一定是最快的,当然不会放缓,更不可能停滞。
在《问题出在不会思考》一章中,王老师就直指:"学生议论文写不好,多数情况下不是表达技艺问题,而是不会思考,没有思想。"他还强调,质疑精神可以这么来培养:"事情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有没有更合理的解说?这样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接着,他又以学生关心"大米多少钱一斤"为例,强调他们若去顺藤摸瓜,就有可能了解中国农民,就能对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而这,远比在文中空写"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词句,更真诚,也更有意义。
本书第三辑中所选的.几个作文教学课例,也都让我清楚地看到,王老师的作文课堂,是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想深度和广度的过程。
当然,"想"的问题,不是几堂作文课就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语文课程所能解决的。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的变革问题。
"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做到哪一步就努力做到哪一步!"我相信,这句话应该是王老师锲而不舍、努力前行的动力。
2.邀学生享受心、手统一的表达。
修辞立其诚。这个诚,我以为首先在于对读者的尊重上。掏出心来,让读者看到真诚。可是,反观当下的学生作文,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每篇作文的开头,好多学生都喜欢用一组排比句。或许,他们的老师和他们都以为,这是一种"易学、上手快"的手段,也是考场作文的真经。毕竟,阅读伊始,三个整齐划一、像模像样的句子,能让人初次读来有心生舒坦之感。
另有一种奇怪现象,即把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应试作文"联姻",生出"文化大散文"这一怪胎。在《提倡简约平易的文风》一文里,王老师指出,考生凭借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一干人就可以风行考场,还屡试不爽。
别的不说,单"屈原向我们走来"一句,就走出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走出了"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走出了"人与路(200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甚至还走出了"怀想天空(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直看得我目瞪口呆。
盲目模仿这类华而不实的写法,以不变应万变,虽然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却也让不少学生反应迟钝,丧失了思考能力。想想,确实如此呢!结构程式化,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华丽,学生在大量无病呻吟的演绎中失去的,只能是可贵的创造性。如果这种假大空的文风若持续不断地蔓延,那就只意味着一件事——不健康的人格,在学生精神世界中,正潜滋暗长。多可怕!
这儿,我还得补充一句:学生在作文里若敞开心扉,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了,甚至还一鼓作气,褒贬了几句时政,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可不能自己先少见多怪,更不必再糊弄得个别领导"非常震惊".因为,这样的"震惊",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会让他们刻骨铭心。这一点,从王老师对《六点三十八分》《巴黎,就在街对面》等几篇习作的"评语、评分,以及事情出来时他对外界的态度"中,都有所体现。
三、让学生体验点点滴滴的进步。
学生写作时,王老师真能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呢!
对那些写作基础较强的学生,他乐意保护他们的表达欲望和维护他们的表达自由。就算来自社会、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再大,他也一个人全力扛起。他以为,越是敏感的问题,越容易锻炼思维。会思考,学生才会分析。就一个问题延伸思考,直到详细地占有资料,对所能得到的相关信息筛选鉴别、分析思考,最终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是他的期盼,也是他的行动指南。
他还说:"每当我说起那些不朽的诗句,总会有学生热泪盈眶。我就想到,还会有更多的东西感动他。他是一个情感丰富、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经常被经典感动的学生,他会用生命去追求美的境界。"于是,他乐意给出他能给的最高分,甚至满分。他就是要呵护这类孩子心底的那份诗意!
至于那些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王老师他则坚持不提过高要求:一个段落写得好,就高度肯定这一段;一两句话说得不错,就加旁批表扬;再不行,还可以表扬他"标点准确""字迹工整".即便是打分数,王老师对那些孩子也较之常人多出些人情味儿,少了点功利性。他以为,平时作文,既然不是为了所谓"选拔",就不妨当成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利器吧。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王老师还举这样一个例子:课堂提问,老师问了一个很浅易的问题,听课的专家从理论角度质疑老师这个问题的设计没有效率,没有价值。但只有这个老师知道,这个问题是专门为那个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设计的。
四、引学生学会堂堂正正地做人。
"引导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这句是我在寻觅王老师作文教学之法时,写下的第一句话;同时,它也是此书中王栋生老师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以为,它还是贯穿全书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在说这句话之前,王老师不无悲哀地讲着:"如果学生能无所顾忌自由言说,自由地写,是正常的写作状态;如果他知道要运用智慧,以此来保护自由言说的权利,这是不得已的状态;如果无法自由言说,但尚有自由思考的意识,其实对我们来说,教育已陷入可悲的境地了。有没有更可悲的境地?没有。""在工作中,我观察那些激动的严肃的批评者,感到无可奈何,因为不思考的人是无法战胜的;缺乏教育常识的人,也是无法以口舌动之的。"
让王老师感觉尤其无奈的是:"我们的社会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教师,他们自己没有自由表达的能力,甚至也没有自由表达的意识,他们的写作没有价值,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读到这儿,我定定地坐了很久:我是那样的老师吗?我的学生有没有因我无心的一声批评,而噤若寒蝉,从此再不敢透露一丁点真实的想法?
好在我没有!中小学十二年的母语学习,路途不算短,我这三年,至少可以确保自己能成为那排照亮学生人生之路,众多夜灯中一直璀璨的一盏。为达成这一心愿,我得让自己先在写作过程中挺直了腰杆,堂堂正正地"立"起来,再让我的学生通过写作也力争一个个慢慢地"立"起来!
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中心校
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
用心作文认真做人——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
郑荣芳
与此前学过的以探讨教育问题为主的《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不同,《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一书,专门研究作文教学问题。
在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发现各种教材和写作教学序列都乐意把"观察、认识、思考生活"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篇章。我称其为"作文教学第一课".然而这样好的预想,却很少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践。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有感而发",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据观察,我校十多位老师的初一作文起始教学,真正去上,并花心思上好这"作文教学第一课"的,极少。究其原因,我也不难发现:
一、以考代教现象,屡禁不止。
初一阶段就拿中考作文题去训练学生,路径是"出题"(一般是中考或中考模考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评语有详略和高下之分)、反馈讲评、二次写作(时有时无)。这样的教学过程早被证明是低效的,也是被教育主管部门所明令禁止的。毕竟,它不是从写作素养的提高着手,而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学。其核心只是"题":出题、审题、扣题、评价是否合题。而一旦放弃了作文指导过程,就意味着写作的"固本",让位给了"博功".
可是,不知怎的,就是屡禁不止。在书中,王老师他也不止一次地高呼:"这些功利性的作法,正在毁掉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
二、对"写作即生活",视而不见。
"听说读写,想最重要!"这也是王老师在书中一再提及的。可是,作文教学中,多数老师缺的,还是如何让学生去"想",即如何引导他们真正去关注生活、体会生活、思考生活。
再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教程为例。专题内容是"有感而发",教材中给老师和学生的提示文字虽不短,但全是"要有感"这个说教。性质上,只是介绍了一个写作知识:你的感想要源于你自己的生活。可是,我左看右看,也看不见编者告诉学生如何(怎样)去关注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甚至发现生活。我们老师中的多数,也不愿自己从材料中去发掘出一点什么,只会照本宣科。如上所言,有人甚至连"本"也不宣。
我想从书中找到王老师的解惑之法,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赶着阅读的进度。还真被我找到了!不信,请看这一句:"从本质上讲,作文就是做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也是一个‘立’人的过程。"
1.帮学生树立善想、敢写的意识。
"想"是什么?我以为当然是思考,是思想。一个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学生,即使掌握再多、再好的写作技能,写作时,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时,每当看见此类学生"不是无话可说,就是套话连篇;不是平庸浅薄,就是言之无物"的所谓"大作",我都哭笑不得。当然,也非常郁闷。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引导他们评论时事,辨析信息,去伪存真,以公民的姿态看问题——就其成长而言,我以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等一线教师都努力教学生去拥有看世界的眼睛,想世界的头脑,写世界的手,培养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我想他们的心智成长速度,一定是最快的,当然不会放缓,更不可能停滞。
在《问题出在不会思考》一章中,王老师就直指:"学生议论文写不好,多数情况下不是表达技艺问题,而是不会思考,没有思想。"他还强调,质疑精神可以这么来培养:"事情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有没有更合理的解说?这样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接着,他又以学生关心"大米多少钱一斤"为例,强调他们若去顺藤摸瓜,就有可能了解中国农民,就能对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而这,远比在文中空写"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词句,更真诚,也更有意义。
本书第三辑中所选的.几个作文教学课例,也都让我清楚地看到,王老师的作文课堂,是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想深度和广度的过程。
当然,"想"的问题,不是几堂作文课就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语文课程所能解决的。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的变革问题。
"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做到哪一步就努力做到哪一步!"我相信,这句话应该是王老师锲而不舍、努力前行的动力。
2.邀学生享受心、手统一的表达。
修辞立其诚。这个诚,我以为首先在于对读者的尊重上。掏出心来,让读者看到真诚。可是,反观当下的学生作文,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每篇作文的开头,好多学生都喜欢用一组排比句。或许,他们的老师和他们都以为,这是一种"易学、上手快"的手段,也是考场作文的真经。毕竟,阅读伊始,三个整齐划一、像模像样的句子,能让人初次读来有心生舒坦之感。
另有一种奇怪现象,即把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应试作文"联姻",生出"文化大散文"这一怪胎。在《提倡简约平易的文风》一文里,王老师指出,考生凭借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一干人就可以风行考场,还屡试不爽。
别的不说,单"屈原向我们走来"一句,就走出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走出了"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走出了"人与路(200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甚至还走出了"怀想天空(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直看得我目瞪口呆。
盲目模仿这类华而不实的写法,以不变应万变,虽然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却也让不少学生反应迟钝,丧失了思考能力。想想,确实如此呢!结构程式化,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华丽,学生在大量无病呻吟的演绎中失去的,只能是可贵的创造性。如果这种假大空的文风若持续不断地蔓延,那就只意味着一件事——不健康的人格,在学生精神世界中,正潜滋暗长。多可怕!
这儿,我还得补充一句:学生在作文里若敞开心扉,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了,甚至还一鼓作气,褒贬了几句时政,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可不能自己先少见多怪,更不必再糊弄得个别领导"非常震惊".因为,这样的"震惊",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会让他们刻骨铭心。这一点,从王老师对《六点三十八分》《巴黎,就在街对面》等几篇习作的"评语、评分,以及事情出来时他对外界的态度"中,都有所体现。
三、让学生体验点点滴滴的进步。
学生写作时,王老师真能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呢!
对那些写作基础较强的学生,他乐意保护他们的表达欲望和维护他们的表达自由。就算来自社会、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再大,他也一个人全力扛起。他以为,越是敏感的问题,越容易锻炼思维。会思考,学生才会分析。就一个问题延伸思考,直到详细地占有资料,对所能得到的相关信息筛选鉴别、分析思考,最终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是他的期盼,也是他的行动指南。
他还说:"每当我说起那些不朽的诗句,总会有学生热泪盈眶。我就想到,还会有更多的东西感动他。他是一个情感丰富、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经常被经典感动的学生,他会用生命去追求美的境界。"于是,他乐意给出他能给的最高分,甚至满分。他就是要呵护这类孩子心底的那份诗意!
至于那些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王老师他则坚持不提过高要求:一个段落写得好,就高度肯定这一段;一两句话说得不错,就加旁批表扬;再不行,还可以表扬他"标点准确""字迹工整".即便是打分数,王老师对那些孩子也较之常人多出些人情味儿,少了点功利性。他以为,平时作文,既然不是为了所谓"选拔",就不妨当成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利器吧。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王老师还举这样一个例子:课堂提问,老师问了一个很浅易的问题,听课的专家从理论角度质疑老师这个问题的设计没有效率,没有价值。但只有这个老师知道,这个问题是专门为那个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设计的。
四、引学生学会堂堂正正地做人。
"引导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这句是我在寻觅王老师作文教学之法时,写下的第一句话;同时,它也是此书中王栋生老师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以为,它还是贯穿全书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在说这句话之前,王老师不无悲哀地讲着:"如果学生能无所顾忌自由言说,自由地写,是正常的写作状态;如果他知道要运用智慧,以此来保护自由言说的权利,这是不得已的状态;如果无法自由言说,但尚有自由思考的意识,其实对我们来说,教育已陷入可悲的境地了。有没有更可悲的境地?没有。""在工作中,我观察那些激动的严肃的批评者,感到无可奈何,因为不思考的人是无法战胜的;缺乏教育常识的人,也是无法以口舌动之的。"
让王老师感觉尤其无奈的是:"我们的社会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教师,他们自己没有自由表达的能力,甚至也没有自由表达的意识,他们的写作没有价值,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读到这儿,我定定地坐了很久:我是那样的老师吗?我的学生有没有因我无心的一声批评,而噤若寒蝉,从此再不敢透露一丁点真实的想法?
好在我没有!中小学十二年的母语学习,路途不算短,我这三年,至少可以确保自己能成为那排照亮学生人生之路,众多夜灯中一直璀璨的一盏。为达成这一心愿,我得让自己先在写作过程中挺直了腰杆,堂堂正正地"立"起来,再让我的学生通过写作也力争一个个慢慢地"立"起来!
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中心校
原文标题: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aibowen.com/news/7560.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赛伯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