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蝙蝠安全聊天

蝙蝠安全聊天

蝙蝠

药材名称:蝙蝠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服翼(《尔雅》),天鼠、伏翼(《本经》),飞鼠、老鼠、鼠(《中药大辞典》),墨(《方言》),仙鼠(《尔雅》郭璞注),夜燕(《纲目》)。

基源:为蝙蝠科蝙蝠属动物蝙蝠的全体。

蝙蝠

原动物:蝙蝠vespertiliosuperansthomas,又名方蝙蝠、飞鼠、盐老鼠(《中国药用动物志》)。

历史:蝙蝠首载于《本经》,列为上品。《纲目》纳入禽部原禽类。李时珍曰:“伏翼形似鼠,灰黑色。有薄肉翅,连合四足及尾如一。夏出冬蛰,日伏夜飞,食蚁蚋。”所述与今之蝙蝠相符。

形态:本种是一种适应于飞翔生活的小型兽类。体形较小,体长为45~80mm。眼细小,鼻部无鼻叶或其它衍生物。耳短而宽,耳屏亦短,其尖端较为圆钝。由指骨末端向上至上膊骨,向后至躯体两侧后肢及尾间,生有一层薄的翼膜,膜上无毛。尾发达,向后一直延伸到股间膜的后缘。东方蝙蝠的背腹面毛的基部呈黑褐色,毛尖灰白或白色,腹部较背面稍浅,下腹面全为白色。(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254页.图343)

生境与分布:多栖息于屋檐、房梁、石缝、岩洞或树洞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甘肃、河北、山西以及湖北、湖南、福建、四川等地。

生药

采集:夏、秋季捕捉,捕得后去净毛、爪及内脏,风干或晒干。

药性

性味:咸,平。①《本经》:“味咸,平。”②《药性论》:“微热,有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截疟,解毒。

主治:慢性气管炎,淋病,瘰疬,金疮,疟疾,惊风,目翳等。①《本经》:“主目瞑,明目,夜视有精光。”②《别录》:“(目)痒痛,疗淋,利水道。”③《纲目》:“治久咳上气,久疟,瘰疬,金疮内漏,小儿鬾病,惊风。”④《本草求原》:“治痫,干血气病。”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3g。外用:研末掺或调敷,适量。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①返魂丹(《圣惠方》)治小儿慢惊风及天钓夜啼:蝙蝠(去翼、脂、肚,炙令焦黄)1枚,人中白(细研)0.3g,干蝎(微炒)0.3g,麝香(细研)3g。上药,捣细罗为散,入人中白等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以乳汁研下3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②蝙蝠散(《奇效良方》)治瘰疬多年不瘥:蝙蝠1个,猫头1个。上同烧作灰,撒上黑豆,煅其灰骨化,碎为细末,湿即干掺,干则油调敷。③蝙蝠消血散(《刘涓子鬼遗方》)治金疮(出)血肉瘘(肉瘘,《纲目》引作“内漏”):蝙蝠3枚,烧令烟尽沫下,绢筛下。上以水服2g,1日服令尽,当下如水,血消化也。④《中国动物药》:“治慢性气管炎:蝙蝠粉20g,一点红15g,鼠曲草30g,先将一点红与鼠曲草水煎2次,滤液合并浓缩成1∶1浓度,然后加蝙蝠粉,再以炼蜜调制丸,为1日量,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单方应用:①《肘后方》:“治咳嗽:蝙蝠除翅、足,烧令焦,末,饮服之。”②《医学集成》:“治高热惊风:入蛰蝙蝠1个,入成块朱砂9g在腹内,以新瓦合煅存性,候冷为末,空心分4服,小儿分5服,白汤下。”③《范汪方》:“治久疟不止:蝙蝠7个,去头、翅、足,捣干下,丸梧子大。每服1丸,清汤下,鸡鸣时1丸,禹中(日近午)1丸。”④《广西动物药》:“治哮喘:将蝙蝠烧存性,研末,每次2.5~5g,1天服2次,冰糖水送服,或除去内脏和头尾,烧干,研末,冲酒服,每次2.5g。”⑤《动物药验方集成》:“治癫痫:蝙蝠烤干冲黄酒服。”⑥《动物药验方集成》:“治胃癌:蝙蝠生灌朱砂5g,得一段时间后打死,焙干研末,冲水服。”

食疗:《广西动物药》:“治疳积:蝙蝠1~2只,去毛和内脏,和瘦猪肉一起剁碎,加少量油盐,蒸熟食。”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蝙蝠性能泻人,观治金疮方,皆致下利,其毒可知。”②赵学敏《纲目拾遗》:“蝙蝠脑,李氏蝠脑丸中用之,治痈疽内陷,服之能令毒不攻心。”

参考文章含有蝙蝠葛的处方(二)中医中药蝙蝠消血散药学蝙蝠粪涂方药学蝙蝠散药学含有蝙蝠葛的处方(一)中医中药蝙蝠草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蝙蝠草的介绍观赏园艺《蝙蝠和雷达》读后感3篇300、400字读后感作文像蝙蝠一样以声辨物保健养生《少年蝙蝠侠》读后感3篇500、700字读后感作文
望学网 江宁号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