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汰渍2017新年广告视频“婆婆也是妈”
主打概念:婆婆也是妈剧情梗概:新媳妇第一次上门,努力想有个好表现,然而由于风俗习惯不同,还是让彼此小有隔阂。儿子正在从洗衣机里掏衣服,得意地对父亲说:“我洗得干净吧!”(话说用洗衣机洗衣服一般人不这么说话吧),路过的婆媳不约而同喊道:“这也叫干净!”婆媳纷纷表达对“洗干净”的看法,发现观念一致,十分契合,婆媳感情升温,彼此深入认同惺惺相惜,最后一家人其乐融融。
广告发布两个小时后后,我按微博显示无差别截图评论区,如下——这个话题迅速引发评论区大面积抗议。在这里我不讨论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孰对孰错。
说实话,这个广告营销的受众群体就没搞明白,因为微博上媳妇的人数肯定比婆婆多,广告中一句婆婆也是妈,引起媳妇的大面积抗议。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婆媳关系不好的现象。所以这条广告发出后出现媳妇们纷纷抵制汰渍。【案例2】汰渍又放出了同系列广告“逼婚也是爱”
毕竟不死心,广告费花出去了不能浪费。视频梗概:女儿在外地上班,妈妈总是催她相亲,把相亲男的照片打印了一摞一摞寄给她。女儿在公司拆包裹的时候被同事们看到,非常尴尬。春节回家,刚坐下妈妈又安排了候选人,要求她春节期间必须去相亲。女儿生气地躲进房间,发现房间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想起妈妈对她的爱,出房间去帮妈妈做大扫除,母女释怀道”母女哪有隔夜的仇“。(我关心的是,她最后去相亲了吗?)
再来看评论区——
这是广告发出30分钟后:
我觉得这个广告失败之处在于:
只是提出了问题,也没有解决然后广告就这样结束了,那到底妈妈明天还会不会再次催婚不得而知,让很多被催婚的子女感到反感。
最后,本题用于讨论广告是否能引发受众共情,空投广告是否精准,【请勿扩大话题至“女权现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