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投稿

牛带绦虫病

[拼音]:niudaitaochongbing

[外文]:taeniasissaginata

牛带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疾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例有腹泻、恶心等。呈世界性分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美、中东、亚洲及非洲一些伊斯兰国家更为多见。中国的西北及西藏地区人群感染率高达20%以上。

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又称牛肉绦虫、无钩绦虫或肥胖带绦虫,属绦虫纲,圆叶目,带绦虫科,带吻绦虫属。

牛带绦虫病

成虫呈乳白色,长4~8m,由1000~2000节片组成,形如白色带子,前端较细具头节,头节细小,呈方形,四周各有一个吸盘,无顶突及小钩,这与猪带绦虫有明显的不同。颈节更为细小,其后为体节,由未成熟节、成熟节及孕节三部分组成;每一节片侧缘有一个生殖孔,生殖孔无规律地分布于链体两侧,孕节主要被具15~30个分枝的子宫所占据,子宫内充满虫卵。

虫卵呈球形或卵圆形,浅棕黄色,胚膜较厚,内含六钩蚴。虫卵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与猪带绦虫卵鉴别,但在电镜下可以鉴别。

含大量虫卵的孕节常单节或2~3节一起脱落,随寄主粪便排出体外,脱落的孕节活动力较强,有时可自动从肛门口爬出,在体外可移动至草上。孕节的蠕动或破裂可使虫卵播散。孕节或虫卵为牛吞食后,六钩蚴于十二指肠内孵出,穿过肠壁,随血循环至全身各部,主要在运动较多的肌肉内,经60~70天发育成囊尾蚴。人食不熟的含牛囊尾蚴的牛肉后,囊尾蚴的头节在小肠内翻出,并吸附在肠壁。经8~10周即发育成熟,并有孕节自人体排出(见图)。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甚至更长。人是牛带绦虫唯一的终寄主。除牛以外,绵羊、山羊、美洲驼、长颈鹿、羚羊等动物亦可作为中间寄主。

人感染牛带绦虫后,多数无明显症状,仅在发现节片自肛门口逸出或随粪便排出时,始知有本虫的感染。部分病例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不振或亢进、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乏力、头晕、头痛、肛门瘙痒、体重减轻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粪便中找到牛带绦虫的虫卵及节片。

用槟榔合并南瓜子、灭绦灵(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或吡喹酮等治疗牛带绦虫病都有良好的疗效。

预防主要是加强粪便管理,牛等家畜应圈养以免被感染。加强肉类检疫及卫生宣教,改变不卫生的饮食习惯,肉类要煮熟后再吃,以消除传染源。

原文标题:牛带绦虫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aibowen.com/tougao/12479.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赛伯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