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竹黄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天竹黄(《本草衍义》),竹糖(《伪药条辨》),天竹黄(《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禾本科箣竹属、大节竹属、牡竹属、薄竹属刚竹属等中一些竹种的茎秆被竹黄蜂咬洞后,由于竹节内伤流液自然干燥后凝结成的块状或片状物。箣竹属全世界约120种,中国约60种,大节竹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约15种。牡竹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约20余种。薄竹属仅有1种,特产于中国云南省。刚竹属全世界约50种,主产于中国。
原植物:正品竹黄为青皮竹bambusatextilismcclure,其次较广泛用作竹黄者,有:大节竹indosasacrassifloramcclure。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munro[sinocalamusgiganteus(munro)a、camus],又名大麻竹(《植物学大辞典》),苏麻竹(《种子植物名称》)。薄竹leptocannachinensis(rendle)chiaetfung(schizostachyumchinenserendle),又名华思劳竹(《中国药典》。淡竹phyllistachysnigra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phyllistachyshenryirendle),又名甘竹(《群芳谱》)白竹(江苏),毛金竹(浙江)。
历史: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明李时珍《纲目》载:“竹黄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疾。本草作天竺者,非矣。”《中国药典》称:“青皮竹与华竹”。毕培曦“竹的药用价值初探”称:“……采用的品种包括青皮竹、大节竹、大麻竹、华竹、淡竹等。”
形态:青皮竹的秆丛生,竹秆修长,节间长40~60cm,秆径3~5cm,顶梢下垂,幼秆常被毛和白粉,每节具多数分枝。箨鞘背面近基部被暗褐色毛。笋期秋季。(图见《中国竹谱》.31页及图2幅)
生境与分布:生于河岸边、平原或山丘上。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大节竹与青皮竹的主要区别为秆节多肿胀隆起,每节常具3分枝;秆壁厚,在下部秆节间实心或近实心。笋期夏秋季,花期4~6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89页.图60)常生于山坡、路边。分布于广西。越南也有分布。
龙竹与青皮竹的主要区别为大型乔木状竹类,高达25~30m,秆节间长约40cm,径15~25cm。笋期9月。(图见《中国竹谱》)常生长于山谷。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也有。
薄竹与青皮竹的主要区别为秆壁薄,顶梢长下垂而呈攀援状;节间圆筒形,具硅质体。笋期夏秋季。(图见植物分类学报.第19卷.213~214页.图版7)常生于海拔1500~2500m的山地常绿阔叶灌木林中。分布于云南的蒙自,金平一带。
淡竹参见“竹茹”条。
生药采集: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竹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然后剖取晾干。药材主产于云南、广东、广西。
鉴别: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吸水力强,置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味甘有凉感,舐之粘舌。以干燥、块大、淡黄白色、光亮、吸水力强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拣去杂质,过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贮藏:置干燥处,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含氢氧化钾1.1%,硅质9%[1]。其菌丝发酵液中含有两种多糖,从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到甘露醇及多种氨基酸、蛋白酶、淀粉酶、其氨基酸有半胱氨酸、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赖氨酸[2~3]。用化学方法确定了竹黄多糖sb-i是由阿拉伯糖、d-半乳糖、d-葡萄糖组成。(其克分子比为0.37.1.0:0.07)。竹黄多糖sb-ⅱ由l-阿拉伯糖、d-甘露糖、d-半乳糖、d-葡萄糖组成。(其克分子为0.25:1:0.47:0.12)[4,5]。
江西省永修地区竹黄的化学成分有:菲醌类化合物,脂肪酸、糖醇(甘露醇)[4]。
参考文献[1]药材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31。
[2]中药通报1984;9(2):33。
[3]中药通报1984;9(2):81。
[4]华东地区第二次药用植物化学学术交流会资料1982;119。
①镇痛作用竹黄2~3.1g/kg对小鼠醋酸刺激有镇痛作用[1]。但对酒石酸锑钾刺激未能减少扭体次数[2]。小鼠电刺激法证明,竹黄显著增加痛阈值。家兔角膜法实验,竹黄煎液无明显表面麻醉作用,对局部有刺激性。蟾蜍离体坐骨神经法,竹黄可提高刺激强度的阈值,说明有阻断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的作用[2]。②对心血管的作用竹黄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变慢,对离体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降低麻醉兔血压,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时间[1]。
参考文献[1]中药通报1982;7(5):31。
[2]中国药理通讯1985;2(2):22。
性味:甘,寒。①《日华子本草》:“平。”②《开宝本草》:“甘,寒。”③《本草正》:“甘、辛,凉。”④《本草再新》:“甘、苦,微寒。”
归经:入心、肝、胆经。①《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②《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主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①《蜀本草》:“制药毒发热。”②《日华子本草》:“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忤及痫痰。”③《开宝本草》:“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④《本草衍义》:“凉心经,去风热。”⑤《玉楸药解》:“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胆星、石菖蒲、远志,治中风痰厥。②配胆星、朱砂、白僵蚕,治痰热惊搐。③配川贝母、枳壳、郁金,治痰热壅盛,胸闷痰嗽,神志乍昏、乍清。④配半夏曲,治咳嗽吐痰不爽,呕吐,胸闷,夜寐不安。⑤配竹沥,治痰热惊搐,中风痰壅。⑥配牛黄、朱砂,治小儿惊风,身热神昏,抽搐等症。
方选和验方:①天竺黄散(《奇效良方》)治虚劳,心肺烦热,吐血:天竺黄、川大黄(微炒)、人参(去芦)、鹿角胶(槌碎,炒令黄燥)、犀角屑、白茯苓、马兜铃、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黄芪、知母各30g,甘草(炙)15g。上咀,每服9g,水150ml,煎至7分,去滓,不拘时温服。②利惊丸(《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3g,牵牛末15g,天竹黄6g。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20丸,薄荷汤下。③天竺黄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干疳,烦热盗汗,眼目赤涩,皮肤干燥,羸瘦不食:天竺黄15g,冰片3g,牛黄、雄黄、朱砂、芦荟、炙蟾头、麝香、胡黄连、犀角、木香、钩藤、炙甘草各0.3g。上为细末,每服15g,温水调下,每日3次。④安神镇惊丸(《证治准绳·幼科》)治急惊风,并惊退后的调理:天竺黄、人参、茯神、天南星(姜制)各15g,炒酸枣仁、麦门冬、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炒赤芍药各9g,薄荷、木通、黄连(姜制、炒)、炒栀子、朱砂牛黄、煅龙骨各6g,青黛3g。上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3~5丸,淡姜汤送下。⑤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抽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30g,雄黄(水飞)3g,辰砂、麝香(各别研)各15g,天南星120g(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3~4服,五岁1~2丸,大人3~5丸。伏暑用盐少许,嚼1~2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⑥四制抱龙丸(《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治小儿阳痫,痰涎壅盛者:天竹黄15g,胆南星30g,朱砂、雄黄各6g,麝香0.45g。为细末,另用麻黄、款冬花、甘草各15g,煎汤去渣,慢火熬成膏,合药末为丸,芡实大,每服1丸,薄荷煎汤送下。
医药家论述①缪希雍《本草经疏》:“天竹黄,为小儿家要药,小儿惊风,天吊诸风热者,亦犹大人热极生风之候也。此药能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心家热清,而惊自平。明目、疗金疮者,总取其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②倪朱谟《本草汇言》:“天竹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入抱龙丸,治婴科惊痰要剂。如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亦屡奏效。”
参考文章李时珍认为竹黄有何功用?中医中药翠竹黄花成语辞典带“竹黄”的诗句文学原文标题:竹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aibowen.com/tougao/14336.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赛伯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