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易经》,很多人对其毁誉并存。赞誉者有之:《易经》是中国第一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嗤之以鼻有之:一说到易经,就会和街边那些算命的以及江湖术士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招摇撞骗联系在一起,这或许是易经不受一些人认可的主要原因。
说到《易经》,很多人对其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时下很多人在传播所谓的易经基础知识,很多人都听说过易经,而且也知道有很多生活常识和哲理都来自易经。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实际上都没有认真看过或者研究过易经这类书籍或者学问,对其知之甚少,只是一知半解、半信半疑、人云亦云而已。
那么《易经》是什么?比较多的说法是:《易经》是由符号到文字著成的中国第一部古经,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和科学典籍。很多人称其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药王”孙思邈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唐代名相虞世南也说过,不知《易》,不可为将相。苏轼专门写了《东坡易传》,孔子晚年读易,更是韦编三绝。他还感叹,假我数年,吾学易,彬彬矣。数千年来,《易》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
易经源远流长,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史学界普遍认为《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著,即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也有学者将文王、周公合称周公而称三圣)。
这里沿用比较多的一种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时有《河图》,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文王和周公的《易经》,它和孔子的《易传》统称于后来的《周易》,因此严格说来应该是:《易经》和《易传》构成了《周易》。
《易经》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易经》中去寻找答案,将它称为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一点也不为过。易经文化从伏羲“一画开天”诞生之日起,就有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述而不作”编《易传》。一代又一代的古圣先贤在演绎易经,注解易经。
特别是秦汉以来,历朝历代有关《易经》的专著层出不穷,著名的例如:《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周易注》(三国时期魏国王弼著),《周易正义》(唐代孔颖达编),《梅花异数》(宋代邵雍著)等等。
一代代学者穷经皓首,有那么多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在研究易经,但是易经仍然被认为犹如天书般难懂。"学术不精则信者必寡",正是这门学问比较深奥神秘,人们对其缺乏正确的了解,而且业界研习者水平参差不齐,半桶水者居多,历代易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不仅没有超出《易传》对《周易》的理解,而且是越来越随意地解释《周易》原文,研究的人多了,所出的书多了,偏离易道也越来越远了。这也客观上导致了后世人们对易经越来越陌生,越陌生也就越容易产生误解。
很多人误以为《周易》就是算命用的,所以抱着在书中寻找算命方法的目的去读,那肯定是会失败的。据说孔子看到《易经》时,感叹道:原来它不是讲算命的,而是讲天命的。这时候的孔子五十岁,所以说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也有人上来就拿学算卦,一来就是阴阳五行八卦干支都还不知道其原理,二是卦辞卦义卦象都不知道何意。可想而知这样断错的几率是多少。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这首诗是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写的《暮春即事》。他读《周易》入了神,直到晚春的杨花飘落到笔尖的砚池,才猛然觉得春天已经离去多时了。《周易》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这要看谁读了,读懂了就有趣。《周易》是中国文人最高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语境。
孔子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离)。”读《周易》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可望进入“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的大境界,从而“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不这样读《周易》,很难走向如此境界,更不可能走向神秘的未知领域。
易经博大精深,洁净精微,包罗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易经给人类带来三把金钥匙:“阴阳”,“五行”,“八卦”,由八卦延伸为“文王64卦”,它告诉我们宇宙的64个密码,大千世界都逃脱不了这个秘密。
《易经》被誉为“弥纶天地之道”的学问,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总规律。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从自然天道(天),寻觅人类行为(人)的合理途径,便是易经(传)所揭示的天人合一,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易经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识天地、阴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遇,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易经》不是一部“天书”,蕴含的是生活之道。《易经》的智慧非常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它更像一本做人做事、健康生活的人生指南。
网友解答:谢邀回答
关于对易经的评价,我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还是首先引用中外名人评论。
一·中國名家评论:
1.百家评论: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有三个关鍵词:(1)大道之源(2)群经之首(3)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2.爱因斯坦评论: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没掌握的打开宇宙迷宫的大门的金钥匙。
下面,做为一个易经爱好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认识。
一·学习所见,精辟万千。
我学易断々续续二十多年,看过《卜筮正宗》,四柱预测,大六壬,六爻预测,推背图等著作。书中预测实例详解有几千案例,我都仔细习读过了。所见精辟万千,几无谬误。举一奇书推背图,相传是唐太宗时期由李淳风与袁天罡合著,推算了大唐以后两千多年至文革乃及未来的国运盛衰历史延革。所预测的唐宋明清民國以及新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都被事实所证明。就连现在战争科技都预言成真。‘飞者非鸟,潜者非鱼。战不在兵,造化游戏。’……所有这些都证明易经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经典宝庫。
三.学易心得
1.不要把学易看得很容易,但也並非高不可攀。有人说学易经很容易,看了八卦总论,六十四卦义就觉得自己懂了易经,甚至在酷米发表文章。我批评过小编太肤浅。我学了这么多年,应该说对易经很了解了,其实不然,反而觉得越来越胡涂。以至不敢给别人预测,不敢评论预测案例,因为不自信。除了自己学得不深不透,也与我因工作忙扔的时间太长有关。通过这些年学易我觉得只要努力,並且坚持不断,是会有成就的。且忌浅尝輒止,半途而废。
2.要选好版本,少走弯路。我刚开始学时,摸到一本书就看,看完了几遍也学不会预测。原因是有的书是垃圾,有的书作者只吹嘘自己,没有干货,你能学会什么?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河南钱学易老师,他们团队的四柱预测和六爻预测(新法)都很好,可以学到真东西。
3.学习易经要具备一定条件,不是人人可学。要有文化基础,要有易缘,要持之以衡。
原文标题:如何评价《易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aibowen.com/wenda/22556.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赛伯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